成为心理咨询师,
如何避开“内卷”陷阱
快捷、有效地获得专业成长?
先行者探路,理性观察,护佑新手咨询师执业生涯
心理咨询师的培养是成都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市心协”)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重点工作。2023年市心协心理咨询师班(第三期)正在报名,计划将于11月26日开班授课,敬请关注!为了让广大会员、学员及关注咨询师执业的心理学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咨询师培训学习相关问题,我们专门邀约资深心理专家、成都市心协会长向程教授,就咨询师的专业成长和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专访。
至诚之言、权威解答。本文是第三期访谈,欢迎持续阅读、关注!
市心协教培部·宣传组
Q: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从小白到资深,从业余到专业,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训练,不仅需要时间,也要花不少的“银子”。有学员说,看到网上一些咨询师的500+、1000+的个案小节数字,还有一大串的各种专业学习经历介绍,感觉自己要达到这个水平,有一种畏难和怀疑:我什么时候才能积攒到这么多的学习经历呀?这要花多少钱啊?
A:有畏难情绪是对的,因为这的确很难。你有怀疑,不论是自我怀疑还是怀疑别人,说明你还是有些清醒的,至少你不会盲目地花钱报班,积攒证书。一个人学了很多的心理学课程,甚至成了心理学“专业户”或者“超级粉丝”,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他是一个很好的学员,或者是痴迷心理学的粉丝助理团成员,并不能证明你离合格的咨询师的职业目标就很近。
Q:您的意思是说,成为咨询师,不必要学习很多课程?
A:不,我不鼓励不加筛选地学习,不提倡跟风似学习,而是倡导有效学习、低成本学习,提醒大家要避开心理咨询行业的“内卷陷阱”,多、快、好、省地学习。其中,多,就是学习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快,就是快速获得专业成长,不浪费生命时光于无聊;好,就是在好的导师督导下养成好的职业习惯,成为好的咨询师;省,指降低学习费用开支,避免成为别人“割韭菜”的对象。
Q:那什么是心理咨询的行业内卷?这种内卷现象是如何造成的?
A:首先要说“内卷”。这个网络用语的出处,指某一文化模式或系统因遮蔽效应达到最终的形态之后,失去了创新活力和扩展能力,只能逐渐地通过内耗、内部的非理性竞争或无效努力,来维持系统的运转。其结果是“收益/努力”比值的下降。处于内卷状态的系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虽然付出的努力与日俱增,但收益却逐渐下降。
Q:作为学员,感觉自己学了不少的课程,听了不少专家的课,就越来越觉得学海无涯,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怎么给人做咨询了。学得越多越迷糊,是不是自己也内卷了?
A:也许有这个意思,这是个人学习、生活的内卷现象。虽然“内卷”是针对一个文化模式或一个系统的概念,但把它放到一个团队或个体身上,也是贴切的。因为收益并非一定和努力成正比。为什么?因为你的努力与你想要获得收益或目标,可能不匹配,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状况下,你的努力不仅不会提升你的收益,反而会降低你的收益,造成内卷,离目标越来越远。
Q: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容易陷入这种状态?
A:因为有“内卷陷阱”呀!你会觉得“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有前途,是未来几大“黄金职业”之一,可以作为你的下一个职业贮备。同时你还可能觉得,只要跟随心理学“大V”们学习,多拿一些证书,积攒到足够的学时、资质,就会成为有能力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就已经陷入行业内卷中了。
首先,对心理咨询,我们需要有一些行业或职业判断。你想想,这个社会是不是需要大量的心理咨询师呢?或者说,咨询师的缺口很大?还是说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小众职业?到现在,仍时不时有人在吆喝“1000人就需要有1位心理咨询师,职业缺口很大,社会需要培养大量的心理咨询师”,这些说法靠谱吗?
Q:您的答案是什么呢?
A:当然不靠谱,不真实,不可信!如果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具有普遍的社会需求的话,作为付费心理咨询,则是另外一回事。
目前,心理咨询的“年接受率”可能不到百分之一。我说不到百分之一,你自己可以去估算估算、调查调查,看看是不是这个情况。譬如某某有5万大学生的高校,按照百分之一计算,每年接受付费咨询的就应该有500人左右,有这么多人吗?免费咨询不能算在里面的哦!这个估算肯定偏高。处于青春期迷茫状态的大学生尚且如此,成人接受心理咨询,比例应该更低。按我这个“百分之一”的估计,100个人中最多也就只有1个人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需要接受付费咨询。这是一个很低的市场比率,不像是人们对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年覆盖率接近百分之百,月接受率也接近百分之百,这是刚需。而几百元一小节的心理咨询服务,不是刚需,是奢侈消费,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谁都可以去消费。
所以,许多年以来我一再说,心理咨询师不是“大路货”,它的市场面很窄,它是一个很小众职业。
Q:问题是,有心理问题的人比比皆是呀,他们不需要找心理专家做咨询吗?
A:少数人需要。其实人一辈子,也就是在某一段时间,某个阶段,或者两、三个阶段,遇到了过不去的“坎”,或者面临某种困惑,需要寻求心理帮助。但不可能年年如此。所以说,心理咨询是一个“终生率”较高(欧美70-80%)而“年接受率”极低的行业,不可能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去见心理咨询师。
换个角度说,人人都有心理困惑,但个体应对心理困惑的途径却是多样化的,更何况有“享乐致死”、“消费致死”、“颓废致死”的心理减压途径!付费,找个咨询师一起来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理性选择。
我们需要了解,心理咨询或精神分析工作所要帮助的,以及我们能够帮助到的,是那些渴望通过心理咨询提升精神生活品质、获得自我觉察理解,并试图最终拥有自我分析能力的人。
Q:这样说的话,似乎可以解释心理咨询的行业内卷现象了。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多,真正以此为职业的人少,以心理咨询为“本职工作”的更少。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市场,就是以不断设置课程并进行课程推广,构建咨询师“热门职业”想象性神话,忽悠更多的人来学习、成长……但这些培训并不真正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可以这样理解吗?
A:是,完全可以这么说。虽然许多行业都有内卷,但心理咨询行业是内卷尤其严重的行业之一。从总体情况看,心理咨询行业是“厨师多、食客少”,既然食客少,“培训厨师”就成为主要的内卷项目,热爱心理学的小白们被一遍又一遍地“割韭菜”成为必然。这就是学员和新手咨询师需要特别留意的“陷阱”。
Q:如此说来,心理学的培训,除了满足培训者“割韭菜”的需要,意义何在?作为心理学爱好者和心理咨询师学员,我们怎么应对、选择?
A:虽然内卷严重,但我们不应该否定心理学课程培训的正面意义。
心理学的培训,可以分为两种课程:一是针对心理咨询师的课程,以及与心理学的学习相关的专业培训,这是内卷比较严重的区域;二是针对普通大众的终端课程,涉及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和自我成长,包括各种形式的心理工作坊和团体辅导活动,较多地针对心理困惑或问题。这个区域是内卷不多但“毒鸡汤”盛行。
Q:从解除自己的心理困惑、提升自我理解和觉察角度,我们应该选择如何学习心理学?
A:要理性选择,识别真假专家。如果针对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最好不是去听课,而是预约专业心理机构的付费咨询。因为任何课程都是普识性的知识,是所谓的“大学话语”,不是针对你自己特定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则是一种私人话语或“分析话语”,它是在特定情景下你与咨询师之间的互动,与你的独特性有关,是具有治疗意义的“说”与“听”。这是一方面。
如果你的确希望获得关于心理世界的更多的知识,我的建议是,不要随意选择刷视频、看直播、听网课等快餐方式,而要选择读经典、学专业。
Q:如果我想从事心理咨询这个职业,又有获得自我成长的需要,我如何选择学习渠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A:关于学习渠道,上期我已经有了一些推荐。关键点是选择专业平台学习,而不要轻信公司的商业培训宣传。心理学的流派繁多,书籍文献叠加递增永无止尽……等你学得差不多了,就白发苍苍了。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相应的取舍。有课必听不是好事情,这是第一点。到底自己适不适合从事心理咨询这个职业?专业方向在哪里?短板怎么弥补?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获得帮助的。譬如,你可以选择进行一次“人格和职业潜能倾向评估”获得帮助。
Q:理论和实操部分,如何进行规划?
A:理论学习很重要,学历教育很珍贵,这里我不多说。获得心理咨询的实际经验很重要,不是说学好了再实操,而是在实操中学习。心理咨询的实操和技术运用部分,有多个学习维度或途径。我想至少有7个方面:
(1)示范教学。在咨询与临床心理学的各个课程学习中,涉及概念的操作性内涵,导师会有具体的示范和例证,要反复琢磨,逐一掌握。
(2)场景模拟。要积极参与,或者充当咨询师,或者充当来访者。如果碰巧有授课导师直接示范,学习的效果就更好。
(3)团体督导。虽然自己暂时没有咨询个案,但能够参加自己熟悉流派的咨询个案督导讨论会团督,从别人的个案信息中学习,也是很有收获的。
(4)咨询实践。要成为心理咨询师,就要抓住一切可能的实习机会,进行个案咨询。关键是要接收费个案,而不是公益咨询,两者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5)实习观摩和婴儿观察。去正规的精神医学机构实习,或者参加个案观摩教学,以及基于客体关系理论的婴儿观察活动,都是有效的学习。
(6)一对一督导。让会做咨询的资深专家“手把手”地教你怎么做咨询,拜个师傅,当个徒弟,认认真真跟着师傅学做咨询,在督导中获得成长。
(7)个人分析。解决自己面临的心理问题,促进和加深你的自我理解,避免将自己的问题过多地带入到职业行为中。无论是个人分析和个案督导,都能有效促进自我成长。可以说,分析和督导,始终是咨询师专业能力训练和自我成长的关键途径,其重要性甚至远远超过课程的学习。
Q:原来单纯涉及实操这一项,就有这么多的学习方式啊!您的意思是,心理咨询师是一小众职业,学员和新手咨询师,不必过分在意自己的学了多少节课,有了多少张课程证书,而是要看自己是否获得了能力,并在咨询实践中去检验、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吗?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专业的平台和有实际咨询经验的导师,在督导中学习,在个人分析中成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这样理解,对吗?
A:完全正确,总结很到位,言简意赅!